首页

女王第一视角辱骂视频

时间:2025-05-28 20:42:56 作者:清华学霸与AI比做高考压轴题,谁会赢? 浏览量:41486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实习生 梁曼欣

  幼儿园“关停潮”下,民办托育机构处境更显窘迫。对它们而言,由于重资产的运营模式和近年来社会性公益性托育力量的增长,其经营压力倍增。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幼儿园、托育机构转型做老年教育,营收颇为可观。看似“风光无限好”的转型之路,真的是坦途吗?

  现状:部分托育园生源骤减

  今年3月,越秀区一知名托育机构的刘园长挥别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托育机构,选择再辟新址,重新创业。

  尽管这处托育机构是广州市普惠托育示范点,自去年以来,也面临着巨大招生压力。刘园长回忆,招生拐点出现在2023年9月,随着一批孩子的毕业,机构原本的6个班断崖式下跌到1个班,即便再招新生,也只招到了1个班的体量。新生加老生共两个班、三四十个孩子,按照每个孩子每月3000多元的学费,连每月18万元的房租都覆盖不了。

  “在此之前,我们招生情况很好,2022年还是满班状态,孩子进来还要筛选,但过了去年9月,来咨询的人都很少了。”谈及生源变化,这位园长有些忧心忡忡,她说,人口数量的减少是运营困难的主要因素,周边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更是让托育机构雪上加霜。

  事实上,为“抱团取暖”,去年冬天,越秀区曾将区内托育机构园长和社区卫生中心医生联合“组局”,希望医疗和教育打通联动,如社区卫生中心可为托育机构的孩子提供营养餐指导、身体检查等服务。这类“医疗+教育”的模式被视作托育行业的“自救”,但在巨大招生压力下,部分机构仍未走出寒冬。

  趋势:推进“一街一普惠”托育

  2023年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幼儿园办园指南》《广东省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就越秀区而言,该区去年共有27所托儿所、幼儿园附设托儿班,共招收36个班,招生规模每班为20人,共招720人。

  坚持公益普惠是不可逆转的方向。今年年初,《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获得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计划,到2025年,全市所有街(镇)至少应建有1个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

  越秀区大东街公共服务办主任陈龙飞介绍,街道目前没有公办民营托育机构,但是未来,若能腾挪一些国有资产物业给到街道,街道也会积极跟机构联系,并向国资部门争取租金协议价,租给民营机构,由它们进行突破性的运营,“这是一直在推进的事情”。

  业内人士:老年教育投入大回本慢

  为及时止损,不同幼教从业者各谋出路。部分幼教机构也在探索老幼同养的新路子。有媒体报道,为了生存,近期不少幼儿园或托育机构转型成为老年大学或老年教育活动中心。还有社交媒体发文称,有幼教机构转型银发产业后,2个月就实现盈亏平衡,4个月就可营收70余万元。托幼变“托老”,是否如社交媒体宣传那般顺利?

  美好盛年是一家专注新退休人群中老年教育生活的机构,其联合创始人肖越却提醒,构建代际共居、良性互动的融合设施,必须同时满足老人和幼儿各自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老幼一体化机构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使用时段和使用特性进行空间有机融合。达到这些条件并不容易。

  他说,老年教育的选址对交通便利程度要求很高,不像家长可以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面对银发“学生”,机构周边需要有地铁站或公交车站。此外,若想实现老幼同养,需要实现人群分流,让孩子和老人各有出入口;楼层高低、课室大小都是影响老年教育选址的重要因素。

  记者获悉,当前,广州太古仓附近一幼儿园有意向转型老幼同养,但要真正落地,困难重重。因幼儿园楼层较高,孩子会被安置在低层,若办老年教育中心,老人将被安置在高层,但楼栋并无电梯,园方也不愿斥资百万元修建电梯;另外,距离公交站不近,交通也不便利。

  肖越透露,眼下,来了解转型老年教育的幼教机构有不少,但在广东,真正着手实施的几乎没有。“从幼儿园小课室改成大课室,改造厕所、厨房、午睡室这些功能场室,至少二三十万元的改造投入,但做老年教育,利润其实并不高,没有二三十个月,回不了本。”

  在有幼教者试图换赛道之时,有的还选择坚守。近期,刘园长离开越秀区,来到海珠区,受聘运营一家新托育园。眼下,这里招生也不乐观:1400平方米的场地里,只招到5个孩子,收费每月5800元,但单算房租,每月租金就12万元。

  刘园长计划,在新托育园开设针对小月龄宝宝的“乳儿班”,将托育服务下沉至0岁。若招生仍不理想,未来,这家新机构或许会转型做每月收费6000元至8000元的高端托育。

  在记者采访前,刘园长正在社区楼下派发招生传单。尽管压力和焦虑一直如影随形,但她说,自己仍想坚守在这里:“我真心热爱托育这一行,喜欢和家长、孩子们打交道。我还在观望。”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扎赉特旗:榛果丰产促增收

“林教生日快乐,辛苦啦!”大年初五,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综合执勤六队教导员林香宏在厦门高崎机场入境勤务间隙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全队集体为他庆祝生日。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文化中国行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近年来,数字技术在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展览“多”起来、文化“火”起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馨提示!4月有这些考试,别错过

互联网日益成为文明互鉴的新平台,赋予全球多元文化交流新动能。朱殿君表示:“我们将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优势,做好‘工具箱’、‘连接器’、‘数字桥’,携手各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完)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科技范儿,种出“智慧田”!

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民族工作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加强对重大政策、重点工作、重要问题的研究部署。推动地方各级党委落实民族工作主体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素质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2024年京津冀环渤海人才交流洽谈会在天津举办

杨合庆表示,草案着重从宏观层面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作出规定,旨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